(一)不為良相  必為良醫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這句名言是我剛踏入中醫領域時,讓我印象鮮明、感觸最深的一句話。只是當時對行醫仍處無知和淺薄的階段,雖有感受卻是義理不明知見未深,無法深解箇中真實意。及至開業多年看盡人生百態後,對這句話所隱含的深層意涵,才有較為明確的體悟和認知。對范仲淹從小即有「以救天下為己任」的抱負和大志,於焉興起無盡的感佩及敬仰,能夠名留青史豈偶然哉!

   一般人對醫生的評價,不外是名利兼優,住豪宅、開好車、穿名牌、尊貴莊嚴,是金字塔頂端的族群。在聯考的激烈競爭中,若能幸運地擠入醫學院的大窄門,馬上可光耀門楣使父母顏面增光,這是多少人夢寐追求的境遇。

   然而,這些世俗眼中所謂的名聞利養、富貴榮華,在范仲淹樸實的眼光中、在他純淨無染的思惟裡,卻找不到這些閃亮的元素。他真摯坦蕩的無私作為,宛若污濁的海域忽而注入的清流,讓人驚歎、讓人沉思、也教人萌生無盡的遐想…。

   范仲淹雖生長在貧窮的清寒家庭,卻是人窮志不窮。據傳他年少時曾在自家的祠堂巧遇相士,他向相士請教:我長大後能夠當宰相嗎?相士瞧他出身貧寒竟有這麼大的口氣,覺得他太傲慢不想回答他。范仲淹失望地再問相士:看您的表情我肯定當不了宰相,請您再幫我算算看,我是否可以當醫生好嗎?相士聽他說完心中有些訝異,不禁好奇地問他:為什麼你只選擇這兩種行業,不是當宰相就是當醫生?范仲淹從容回答:因為我認為這兩種職業都能救人,也可以幫助人。相士非常佩服他的志向,當下鼓勵他說:你有此心真宰相也!好好努力吧!長大後必定會成為一個很受人民愛戴的賢明宰相。

   經過多年寒窗苦讀,范仲淹果真圓滿他的第一個志願當上宰相。雖無緣做醫生,但可以想見若他當了醫生,肯定也是一個德術兼備愛心滿懷的仁醫。因為他有一句名言:先天下之憂而憂、後天下之樂而樂。憑著這句話,足可為他的行持做最完美的註解。一個人能把自我捨棄,才能湧現利益眾生的悲心;唯有看淡自己的人,才能說出如此豪氣萬千、悲憫蒼生的溫暖語言。他已為天下人廣植德本,留下良好的典範,與菩薩行無二無別,真有智慧太了不起了。

   更教人尊敬的是,范仲淹雖已貴為宰相仍是律己甚嚴,照樣過窮秀才時的清苦生活。一生所得俸祿,全部花在辦義學教育貧苦童生,以及設義田贍養窮苦人家上,身家清白且無置產。他育有五子,其中二位官至宰相,一位做到御使大夫,可說一門顯赫。不過當他死時幾乎沒有喪葬費呢!聽來不勝唏噓!但他善行義舉所得到的果報卻是無比殊勝,庇蔭子孫八百年不衰,兒孫簪纓不絕。

   他留給子孫的不是萬貫家財、良田千頃,而是慈悲寬厚的仁德,以及大公無私的真愛。此聖潔的人格高尚的情操,可說濁世稀有彌足珍貴,堪為後人表率及追隨。奈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,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逐漸淡薄。這麼好的學習風範懂得珍惜者幾稀?若此夙昔典型不幸成為蒼海遺珠,是多麼遺憾的事呀!

 

(二)點鐵成金

    「八仙」的故事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,其中知名度最高可說家喻戶曉的,非呂洞賓莫屬。他有一段蠻有意思也很有醒世韻味的小故事,卻少有人提起實在可惜,藉此難得機會我來說說。

    有天仙人漢鐘離問呂洞賓:我有一招能讓你很快致富的仙術 —— 點鐵成金。你願意學習嗎?如果願意我可以馬上傳授給你,這個仙術能濟世救人哦!呂洞賓笑著反問:那些被點化成金的鐵,會再變回它的原貌嗎?漢鍾離回答:會喔!它當然會再變回原來的本質,不過那已是五百年以後的事了。呂洞賓當下搖搖頭說:這仙術我不想學,因為我不忍心也不願意看到,五百年後得到這些金子的人傷心難過,這種不道德的事我絕不追求。

    看完此短短的對話,您有甚麼感想呢?我則從中悟出二個撩動心靈的啟示。其一:本質是永遠不會變的。就像自性(實相)一樣——本自清淨、本自具足、本無生滅、本無動搖、能生萬法。會變的只是外在的假相,假相是迷幻不實生滅不定的。其二:慈悲的心念不可思議,能夠超越時空周遍法界。因此,我們務必常存慈悲的善心,不能只看眼前豐厚的利益而傷及無辜,使純潔的心性留下洗不掉的汙點。

    可是反觀現今的地球人類,為了滿足物質慾不遺餘力,做任何事都以利益為考量、以提升經濟為導向,人人心中都被功利的塵垢覆蓋了。爭名逐利之心迫切至極,才會引爆出摧殘全球的金融海嘯。誠如孟子所言:上下交征利,而國必危矣。科技發展不過幾十寒暑,已把原本溫馨可愛的地球,糟蹋成滿目瘡痍的人間煉獄。物種變異、氣候反常、天災不斷,再過不久想喝乾淨的水都是苛求呢!這些綿延無盡的災難,不正是人性無止境的貪婪,所感召來的果報嗎?

    想起中國的古聖先賢們多有智慧哪!他們雖然熟悉許多妙方,可以改變環境、發展經濟、繁榮社會,但是他們不敢輕易提倡。只告訴人們要順應大自然、要與天地萬物和解、要謙卑的以自然為師;更要明白與遵循天人合一、陰陽五行、及五倫五常的規範。並教導人們如何落實誠意正心、格物致知,以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同境地。這才是真智慧、是明確的處世明燈、是最得受用的善知識。

    三字經說的妙:人之初,性本善。即每個人的本性都是純善的,跟范仲淹、呂洞賓、及諸佛菩薩毫無差別。可是本性雖相近習性卻相遠(近朱則赤、近墨則黑),故又接著說:苟不教,性乃遷。難怪會衍生善惡真假良莠不齊之異。

    佛在《華嚴經》中寫著: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因之,只要放下障礙我們的妄想執著,才能引拔出心中那本自具足的智慧德相,讓善的種子向下紮根發芽成長。藉由人性善念的普及來幫助地球減輕災難、化解困境、回復正常,一切須從自身做起;“只要自己改變、世界才會改變”。唯有認真地把這寶貴的真理在生活中落實,才是挽救地球狂瀾的「最後一帖白虎湯」。您說是嗎?

(三)唯心所現  唯識所變 

    趙孟頫(子昂)別號松雪道人,是宋朝很有名的書畫家。他不但書法一流,更精於山水畫,尤其令人讚賞的是他畫馬的功力,可說已達登峰造極、爐火純青之境地。得到許多收藏古文物的專家青睞。

    他有一樁趣事頗值玩味。有次他為了畫一幅百馬圖,每天都很專注地架構馬的排列組合、以及如何描繪駿馬栩栩如生的巧妙神姿,傾盡心思幾至廢寢忘食。他太太見他老是躲在書房裡足不出戶有些擔心,特地熬了一碗蓮子湯去探視。當她優雅地推開書房大門時,剎那間竟驚嚇的使端著碗的雙手倏爾垂下,碗破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中的趙孟頫,立即張開惺忪的雙眼問:怎麼了?這是甚麼聲音?他太太語帶顫抖的回答:我看您變成一匹馬,心裡非常害怕,一驚慌竟忘了手中端著的碗。趙孟頫笑著安慰太太:唉!也許是我太專心構思畫馬的事情,才會顯現馬的形姿嚇著妳,真是抱歉。

    所謂:「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,境隨心轉、相由心生。」指的應是這種境界吧!如果心中想馬就會變成馬,那麼肯定是只要心專注地想甚麼,就會變成甚麼。譬如:想善會變成善、想惡也會變惡、想病會生病、想健康就會變得很健康、想繁榮富裕也會顯現繁榮富裕,幸福健康的可愛人生,當可藉“一心專念”的妙方打造出來。不是嗎?佛家常說: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、心是萬物的創造主。」也是指這個境界呀!我們會過的不健康不快樂,就是因為不諳此真理,將太多負面的妄念植入清淨光明的真心,心被染污了才會引來種種的煩惱和痛苦。這即是俗稱的「因果法則」,也可稱為「物以類聚」的法則。

    依據此法理來推論,當我們的心充滿清淨光明時,必會與清淨光明相吸;清淨光明的東西是-幸福健康快樂繁榮…。若我們的心被污穢黑暗籠罩時,也會和污穢黑暗相靠攏;污穢黑暗的東西是-不幸病苦憂愁貧窮…。可見光明清淨的心念,是構築優質命運的雕刻師、是塑造身心健康強壯的最佳推手。

    因之,若想開創美好的命運、擁有健康快樂的幸福人生,須讓我們的心時常展現明朗喜悅和豁達。腦海中盡可能只記憶歡樂的時刻,把語言的再現力和創造力活用在喜悅上,將不愉快的思惟從下一個瞬間消失。抹掉悲傷憂鬱的聯想和暗示;凡事往光明面思考、絕對不看黑暗面。藉由思想層次的不斷薰習和帶動,即會引導我們的境界及德行往上提升,與更高的精神領域接軌。「心現識變」的奧妙,無疑地是幫助我們淨化心靈、豐富生命內涵最上乘的“葵花寶典”。合掌感謝!(100、2、25、張質寬)

 

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ng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