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渤海郡鄭人,姓秦名越人。是中國醫學史上倍受肯定非常了不起的醫學家。首創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的治病理論,奠定中醫看診的四大綱領,使後代有志學中醫的人,能輕易找到遵循的管道和受用的依據。此廣大恩德值得我們敬仰及推崇。

 醫聖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的原序,即開宗明義的寫著:余每覽越人入虢國之診、望齊侯之色,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。文中所指「入虢國之診及望齊侯之色」,就是《史記-扁鵲倉公列傳》裡最有名的兩大醫案。從古至今,此兩大醫案獲得眾多有識者的傳閱及肯定。這超然的望診過程,讓我們看到扁鵲神乎其技的診治技巧,對中醫的診病、治病能達此至高無上之境,不禁由衷萌生無盡的禮敬及讚歎。

 古德云:上醫治未病、下醫治已病(上醫守神、下醫守形)。病症未顯只用望診就能明瞭病的始末和預後,並給予妥善完整的治療,其功夫之精準、知見之宏深著實令人佩服。這種至高至妙的診病層級真的太神奇、太不可思議了。

(一)救虢國太子起死回生

   有天扁鵲西行途經虢國,忽見國中煙火繚繞,似乎正舉行大型的祭祀典禮。於是帶著弟子前往詢問,到底為了何事須要這般隆重祭祀。回答的人正是太子的老師(古稱中庶子)。他說:因太子驟然病故。扁鵲只問中庶子三個問題,就明確判斷出太子的生死。從他的問診過程中,我們能領悟他診病的智慧已臻極高的境界。

   扁鵲第一問:太子何病,國中治穰過於眾事?(太子生了甚麼病,須要大家共同進行去除邪惡的祭祀呢?)

   中庶子回答:太子病血氣不時,交錯而不得泄,暴發於外則為中害,精神不能止邪氣,邪氣蓄積而不得泄,是以陽緩而陰急,故暴蹶而死。(太子因血氣不正常,交錯而不得泄,突然發作在外部,正氣虛邪氣旺,邪氣積在體內無法外泄,使身體裏出現屍厥症,一下子就昏死過去了。)

   推究其因:太子的精神虛弱止不住邪氣,邪氣在體內蓄積得不到宣洩,故「陽緩而陰急」致死。所以死因確定為「陽緩而陰急」。

  扁鵲第二問:其死何如時?(到底甚麼時間死亡的。)

  中庶子答:雞鳴至今。(雞鳴即丑時,丑時是夜裡一點至三點,這時是肝經當令,陽氣漸升陰氣漸衰,丑時是陰陽交接之樞紐。) 

  解析:這個時期人若出現問題,即會顯現陽氣當升不升,陰氣當降不降的現象,如果升降不順暢,氣會被制壓故有「陽緩陰急」之症出現。疾病時要仔細看病發的時間點,才能知悉氣血是處在甚麼時令,把這個時間點做為判斷疾病的考慮因素,對治癒疾病有極大的幫助。問完兩個問題後,扁鵲已能判斷虢太子沒有真正死亡,只是陽氣被閉塞住而已。

  扁鵲再問:收乎?(已放入棺材了嗎?)

  解析:如果已經放入棺材裡,蓋子一蓋上就徹底隔絕陰陽之氣,人亦無力可回天。

  中庶子答:其死未能半日,尚未放入棺材裡。(死後不久,還沒放入棺材裡。)

  扁鵲這時才告訴中庶子,我可以幫助虢太子起死回生。中庶子聞言隨即上報國君,虢太子的父王懷著感恩的心,即刻把扁鵲迎到城裡開始幫太子治療。

  扁鵲先讓弟子子陽「厲針砥石,以取外三陽五會」。“三陽”即百會穴是所有陽經彙聚的地方,針刺百會能讓陽氣很快提升。“五會穴”即是五腧穴:井、滎、輸、經、合。《靈樞、九針十二原》中云:所出為井、所溜為滎、所注為輸、所行為經、所入為合,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。故刺五腧乃救急之妙方。

  扁鵲用此二法後(按壓百會穴、針刺井穴放血),太子即甦醒開始有氣息(有閑,太子蘇)。太子醒了以後,扁鵲接著讓弟子子豹「為五分之熨」、煮「八減劑」。就是用藥敷太子的兩脅下,使溫熱藥氣深入體內五分。兩脅是少陽膽經所主,少陽為樞紐,乃陰陽氣血交通之樞機,熱敷此處是為了藉由皮膚給藥引臟腑之氣外行。這時太子的情況明顯得到改善,能夠坐起來了。最後扁鵲再用湯藥調理他的陰陽氣血,太子服藥二十多天,終於把身體的健康徹底恢復。

(二)望齊侯之色斷生死

   原文:扁鵲過齊,齊桓公侯客之。入朝見,曰:君有疾在腠理,

不治將恐深。齊桓公曰:寡人無疾。扁鵲出,齊桓公謂左右曰:醫之好利也,欲以不疾者為功。後五日,扁鵲復見,曰:君有疾在血脈,不治恐深。齊桓公曰:寡人無疾。扁鵲出,齊桓公不悅。後五日,扁鵲復見,曰:君有疾在腸胃間,不治將深。齊桓公不應。扁鵲出,齊桓公不悅。後五日,扁鵲復見,望見齊桓公而退走。齊桓公使人問其故,扁鵲曰:疾之居腠理也,湯熨之所及也;在血脈,針石之所及也;其在腸胃,酒醪之所及也;其在骨髓,雖司命無奈之何。今在骨髓,臣是已無請也。後五日,齊桓公體痛,使人召扁鵲,扁鵲已逃去。齊桓公遂死。

   原文解讀:扁鵲經過齊國,入朝拜見齊桓公,看見齊桓公的氣色微恙,告訴他:皇上您身有疾病,雖只在肌膚表層但要多注意,如果此時不治,將會讓病進一步深入。齊桓公很不高興的說自己健康沒病。等扁鵲走後他跟身旁的隨侍表述:醫生貪圖錢財,想騙我這個沒病的人來賺錢,太急功好利了。

   過了五天,扁鵲又來見齊桓公,告訴他:您的病已經跑到血脈了,如果再不治療恐怕會加深病情。但齊桓公仍認為自己沒病,扁鵲走後齊桓公很不高興。

   又過五天,扁鵲再來見齊桓公,告訴他:您的病已經從經脈走到中焦腸胃了,若不治療恐怕會更加惡化。齊桓公不回應他,心中也顯得很不高興。

 又過了五天,扁鵲再來見齊桓公,但這次他看見齊桓公卻馬上退走。在遵守禮制的古代宮廷,“退走”可說是非常沒禮貌的行為。朝廷禮儀裡規定,為臣者不可以用背部對著君王走掉。必須躬著腰面朝君王,然後一步步地往後退。齊桓公心裡有些疑惑,於是派人去問扁鵲為何要逃走。

 扁鵲說:如果病在肌膚腠理,用熱敷法就可解決;如果病在血脈,札針就可治癒;若在腸胃用酒醪也可治好;但是如果疾病已經深入骨髓(病入膏肓),雖是掌管壽命的神仙都沒有法子救,我也無能為力了。

  最後又過五天,齊桓公感覺身體不適,派人去找扁鵲,奈何扁鵲已經遠離。因為病已入骨髓扁鵲治不好,治不好一國之君可是會被殺頭的,扁鵲為了保命只好趕緊跑掉。齊桓公找不到醫生治療,就這樣撒手人寰往生西方。(為何扁鵲每隔五天去看望齊桓公?黃帝內經云:五日謂之候,三候謂之氣。意思是事物一般五天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,三候十五天為一個節氣。中醫診病講究陰陽五行、時節變化、寒熱虛實、天人合一。此乃聖人治病之道也。)

 這兩段醫案言簡意賅堪稱經典,讓人讀來不僅“診”味無窮,還能發人深省教化有情,留芳萬世豈是偶然哪!四診曰:望而知之謂之神、聞而知之謂之聖、問而知之謂之工、切而知之謂之巧。扁鵲用望診能斷病之生死,尊為神醫受之無愧實至名歸。

走筆至此獨自深思,嘆己雖已行醫多時,卻連「巧」也沾不上邊真是愧疚!奈何黔驢技窮只能望文興歎。汗顏之餘唯有勤加精進長時薰習,盼能彌補所學之不足。合掌!(張質寬 99、9、18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ng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