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研讀《心和食物與面相》的淺薄心得

     大家晚安!又到了我們在空中相會的時刻,感謝大家熱心的參與及捧場,讓這個夜晚感覺特別的溫馨,感謝你們!

     今晚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:研讀《心和食物與面相》的淺薄心得。因這本書的內容既豐富又多元,涵蓋的範圍也很廣泛,因時間的關係我無法深入細說,只能大略的提示一些重點與大家分享,我將它分為兩個階段來闡述:心和食物、心與面相。

(一)心和食物:

     創造人類的神,將植物性的食物賜給人類,創世紀中並沒有記載將動物性的東西,當作食物賜給人類。創世紀如此寫道:神說!看哪!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,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,全賜給你們做食物。這也明白表示這類的食物是穀物蔬菜和水果,殘殺且食用動物不是神的旨意。 

     生命的誕生是宇宙間最奧妙的事,每個生命從出生開始,莫不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奮鬥,從而帶動世間的欣欣向榮。這是值得歌頌的好事。但是有些生命為了自己的生存,不惜傷害其他生命來滋養自己的生命,尤其是萬物之靈的人類,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,常肆無忌憚地殘殺生靈,恃我強而凌彼弱,食它肉來補己身,真的是非常可悲。

    自古以來出家修行的僧侶,為了讓性生活清靜不起諸種煩惱心,都以蔬菜及穀類水果為主食,這是「吃肉不能進山門」的原因。除了依據肉食及殺生的理由之外,還從經驗中自然體會到智慧,明白遠離肉食,可避免容易招惹性欲的興奮而引起性犯罪。因為性賀爾蒙是以膽固醇為原料所合成,所以越耽溺於肉食,就越容易引發性慾的衝動而造成性犯罪。

      由於植物性食物能使血液清淨,帶來心靈上的平和與靜謐,不但平息了爭鬥之心,同時提供適合了悟真理的心理狀態。純潔清高無瑕疵的思想,就像清淨的空氣及乾淨新鮮的食物一樣,能使血液純淨並轉而使精神也獲得純淨。

     大致上所有人類都認為殺生是不好的行為,釋尊所說的十善之德是從不殺生開始。而摩西的十戒也是從不可殺人開始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可以說所有的惡相皆來自殺生的變形。

     最近因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,令許多宗教人士藉此良機大聲疾呼提倡素食,切勿再殘害其他生命,因此素食主義成為當今的時尚風潮。佛教講慈悲是對所有眾生均需慈悲,不殺生才是慈悲的根源。

     可是也有人會質問:植物也有生命呀!難道殺害植物並食用植物,就不殘酷就不算殺生嗎?

     尊師在這本書中如此說:我們不能因為看見動物被宰殺時的痛苦難過,就認為植物遭遇殺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受,雖然有人認為植物也有生命,所以殺害植物及食用植物也算殺生。

     其實植物並沒有單獨個體的靈魂,植物只有「種族靈魂」,想想看一粒粒的稻米,有一粒粒的靈魂嗎?沒有的。米種族有「米種族之魂」,那是以全體的繁榮為首要,沒有個別靈魂的存在。植物為了延續自己的種族,其生命在最初就計畫著,獻出其中的一部份給其他的物種,因為他們無法在適當的時間,或適合的土地上自己繁殖,必須仰賴動物或人類來幫助它繁衍後代,不僅稻子如此所有植物也都一樣,無法自己隨意移動自己的生長位置,必須借外力來成就自己,為了延續種族的命脈,他們認同一部份當作搬運費給人類來享用,一部份需幫他們播種繁衍後代,所以這不能算殺生,而是互利是共存共榮的行為。

     比如像蔬菜,當它生命還很旺盛時就採收來吃,這會很殘酷嗎?用另一種角度來思維,拿我們身上的指甲、及毛髮鬍子來比喻好了,他們一樣持續在成長,但我們剪他們的時候並沒有痛的覺受,既使剪下了他們還是持續地成長,常常剪他們也不覺得痛苦。因此採摘蔬菜不是殘酷的行為,蔬菜沒有個別靈魂只有種族的生命。人類從他們身上獲取養分,蔬菜則靠人類幫他們移植播種施肥,使他們種族的生命,得以永續繁衍生生不息,這是互相給予不是互相殘殺或爭奪。

     人類的精神,會因其攝取的食物而有所變化,如果人類能完全攝取健全的食物,減少殺生行為諸如戰爭等事就會從世上消失。所謂:預知世上刀兵劫,但聞屠門夜半聲。

     不過這不純然表示,植物性植物就是百分之百健全,因為蔬菜也包含各式各樣的成分,人工栽培的蔬菜不如野生,或用自然農法種植的好就是這個道理。現代人為了使蔬菜的賣像好看,常會額外添加許多化學肥料或噴灑農藥,反而使它的營養成分變少價值降低,雖然外表美觀但是不如野菜來得營養,因此回歸自然吃天然的食物,成為現代人的追求與流行。

     雅春大聖師在書中說:人類較適宜攝取自己出生地的食物,包括小動物也一樣,當昆蟲在產卵之時,牠們會出於本能地將卵產在幼蟲孵化後,容易找到食物的地方,同理人類攝取出生地所產生的食物是最適宜不過了!

      從外國引進的珍貴食物,因其產地和自己的出生地不屬於同類,所以稱不上是健康的食物。據說台灣的水牛只吃台灣生產的稻稈,不吃日本進口的。以人類的觀點來看稻稈長的都一樣,但是動物憑著天生敏銳的本能,知道其成分的不同。因此吃居住地附近所生產的食物,最有利身體的吸收,這即是:一方土地養一方人。也是「物以類聚」的法則。

     人類會因攝取食物的不同,而擁有不同的容貌,日本人在以植物為主的時代,有著橢圓長形的鵝蛋臉形臉龐,但自明治維新開國以來,外國的飲食習慣陸續進來後,肉類受到重視而成為主要食物,近代型的圓臉跟著增加,肉食越多人類的容貌就會容易趨向圓臉。

    會變成圓臉是因為,從下顎骨關節的支點到作用點,及咬碎食物施加力量的地方距離較短,故下巴的距離變短,連帶的性質也變得較有瞬間爆發力,個性也比較急躁。草食性或吃穀性動物,因為沒有必要撕裂肉類啃碎骨頭,於是臉就自然變長,而這類草食性動物,個性比較溫和力量也較為平均。

    一般而言,臉上長有老人斑的人,大都在飲酒時還大量攝取鮪魚生魚片,由於魚肉色素沉澱於皮膚,因此上了年紀以後容易出現老人斑。當然這也關係到精神淨化的問題,因為老了就越需要淨化靈魂。若吃蜆及海苔昆布等富含鈣質的食物,則會出現皮膚顏色較黑的狀況。一切食物都是經由調和的陰陽結合而成立,一旦陰陽失調即會發生變化。

     人類體液內所含的鹽類,以納鹽和鉀鹽較多,鈉鹽及食鹽血液中含量多,因此大量失血時,可以注射生理食鹽水急救。食鹽具有某種程度的殺菌力,同時也是誘導生物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物質,若缺少它人體將無法進行完整的生理作用,像現在夏天很容易出汗,鹽分會隨著汗水大量排出,因此喝水時不妨補充一下適量的鹽份。

     鉀鹽即是一般所說有澀味的部分,它具有抑制食鹽的作用,因此吃澀味較多的蔬果時,若能醮一點食鹽一起食用,即可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。削了皮的水果或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的蔬菜,如果馬上變成茶色就表示澀味很重,去澀味的方法是加一點鹽巴。

     鹽類具有「向內緊縮」的力量,有時花很長時間煮軟的黃豆,如果在最後的調味時,加入大量醬油去熬煮,黃豆會變得緊縮又硬表皮充滿皺紋,所以加入醬油後千萬不要熬煮太久,只要將黃豆放在常溫處,使其吸收鹹味即可煮出柔軟又鹹味適中的黃豆。

     鹽大略說過了接著來談談糖。砂糖會使血液呈酸性,在正常的狀態下,血液會維持在一定的鹹度,當血液酸度上升時,由於無法保持一定的鹹度,人體本能的自衛反應,會把牙齒及骨骼裡的石灰成份分解出來,以保持血液的酸鹼平衡(正常是ph7.45),因此牙齒會變脆易蛀牙,骨質容易疏鬆缺乏對病菌的抵抗力。其中尤其以精糖對人體的破壞最為明顯,平時應少用萬不得已時用少量就好。但是砂糖對感情易焦躁不安的人來說,那甜味會引發某種如麻醉藥品的作用,會緩和焦躁不安感。

     拿一快含有砂糖的年糕考考看,年糕會發出啵啵的聲音而膨脹起來,使其分子向外散開,內部即呈現多孔蓬鬆的狀態,可知一旦吃了過多精緻砂糖,人體的骨骼牙齒肌肉,也會變得跟膨脹的年糕一樣,顯出多孔疏鬆而不再細密緊實。

    若要使用糖盡可能用黑糖,黑糖是甘蔗榨汁後,加入大量石灰乳中和澀味所熬煮出來的,因為陰性的糖份被陽性的石灰乳(鈣)中和了,使得「分散的力量」及「緊縮的力量」得以保持平衡,所以稱它為健康食物,黑糖含有甘蔗所有的成分與鈣質,因此營養均衡適合正在發育的孩童吃。

    吃蔬菜時最能得到葉綠素的養分,但是葉綠素不溶於水,所以蔬菜烹調時最好用油炸,或炒時加入一湯匙芝麻油一起炒,吃油炸食品或炸蔬菜時,沾點醬油會讓味道微鹹,胃就不會難過,因為鹽在胃中扮演著消化油脂的觸媒。

    葉綠素對身體很好可淨化血液,中和血液中的毒素及消除體臭。葉綠素沒有油無法吸收,會全部從糞便排出。中藥裡有一味藥叫「蠶砂」是蠶的糞便,蠶只吃桑葉因此它含有大量的葉綠素,古時的聖者真有智慧,知道將它當藥材真的了不起。它能治風濕痺痛及皮膚搔癢。

    其實吃東西最重要的仍在於心,比如胃潰瘍是由壓力引起,使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所造成。因為外界發生種種事件,使心覺得驚慌煩惱不知如何處理,導致神經過度興奮,促使部分血流及消化液和賀爾蒙的分泌過剩,造成腸胃黏膜潰瘍。所以為了去除胃腸虛弱人的恐怖心,首先讓他吃鍋巴飯或堅硬的食物,再給於它安心地暗示:你的腸胃不錯,只是蠕動較慢而已,即可緩解病苦。

     生長之家有用餐的神示,告訴我們用餐是向自己裡面的神,獻上誠敬的供禮,用感謝心吃下食物,用禮敬心喝下每一口水,這都是日常的修行,從這些生活上點滴的小動作中慢慢薰習,我們的靈魂就會有所領悟而成長。

(二)心和面相:

     其實人的心比手相及面相重要,有人相信手相、有人相信面相、姓名學、風水或流年等等。但是相信「形」即為迷信,並且會被形所左右而受其束縛,我們必須相信的是構成形之本源心。心存光明命運即得到明朗正向,面相亦顯得開朗樂觀。心若陰暗命運和面相也會誨暗不明。心左右著人的命運,所以觀察面相即可了解人的心,了解人心即可知道人的命運。肉體是心念的影子,這些都是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。

     人的本質裡都具有神的生命,本質雖平等但經過好幾世的轉生,累積於心中的種種念想成了習慣性的意業,人們便背負著這些意業誕生於世。而這心的習性也就顯現在天生的面相與體質上。因此也可以說人的命運,是隨著心的習性而大致決定,然而心的習性雖已大致決定,我們仍可透過學習或修養,來使面相與體質產生變化,這就是「相由心生,命隨心轉」的根本原理。

   人的身體可分為五體:本體、靈體、幽體、以太體、肉體。

  1. 本體:是神的生命,不生不滅亦稱為實相、真如本性…。
  2. 靈體:肉眼看不到,是真性的第一念,為幽體的核心,是深思靜慮的理性體。
  3. 幽體:是煩惱多的感情體,也是念想感情的基座。
  4. 以太體:知覺的媒體,賦予生命力,亦稱生命體,是負責外面的肉體,與裡面的幽體間感情的連結,這個結締組織能控制爆發出來的煩惱感情,使感情不外洩,EQ差的人此體的功能不健全。
  5. 肉體:在物質界是直接與物質接觸,而從事工作之體,離開物質界就脫氣不用而毀壞(死亡)。

    臉的輪廓以鼻子為中心,若自我意識鮮明,或對自己的自覺越清楚的人鼻子會越突出。自我尚未覺醒的嬰兒,以及自我意識不明的野蠻人,他們的鼻子都是塌塌的。

    西洋人自我意識高漲鼻子都很高。東方人比較內斂就沒有這個特徵。如果鼻子高的像剃刀一樣既薄又銳利,批評他人也會同剃刀一樣尖銳,可是這種人意志力卻非常薄弱,容易有輕生的念頭。鼻子的高度適中且帶有圓潤者,其人的性格亦顯得穩重圓滿。

    一個人的智能可由臉型觀察得知,額頭寬廣的人,相對的即表示智能廣博頭腦聰明。但也不能光憑額頭寬廣,就得知內在是否豐富,可再觀察耳孔至髮際,距離長者其腦子裡的內涵較豐富。

    大致上幼兒時期的臉型,大都是下巴豐腴(嬰兒肥),這代表著肉體的活動力優於思維能力,當肉體的活動力衰退時,鼻子下方的兩頰便會消瘦。鼻子的下方代表地,而財物也是屬於地,因次財物寬裕之後臉頰的下方,即下巴一帶也會變得較為豐盈圓潤。

    接著來觀察人中,人中介於鼻唇之間,一道垂直下凹的溝痕,人中代表生殖器官,人中端正溝痕較深的人生育力正常,若平淺不正者子宮發育顯得差。人中的位置很重要,是任督二脈的交會點,頭暈眩倒下的人,馬上掐他的人中會醒過來,若醒不過來表示很嚴重了。

    所謂面相學,其存在並不是為了「我天生就長這樣,所以沒救了」,不要如此自暴自棄,而是將其當作內心的鏡子,如同看鏡子裡的身影,拭去臉上的髒污一樣。面相學是為了拭取臉上的髒汙而存在,但是面相是會變化的,心態轉了面相會跟著產生變化。心快樂時容貌看起來很漂亮,心若想高尚的事外貌照起來就顯得高貴。面相即肉體都是心念的影子,不管生下來多醜陋,透過心的改變它們都會改變,所以不用擔心自己長相的美醜。

     眉毛代表兄弟姊妹,為同一個肉體繁衍出來的枝葉,柳眉齊整兄弟眾多,沒有旋毛異母兄弟。眉毛以長者為佳,女性有新月眉既是貴相慈相(慈眉善目)。眉長過眼心正勝人,若為新月名聲遠播。

     五官中眼睛在最上方,是最崇高的器官,其功用之高自然表現在形狀上,眼睛隔著距離看物質,而不是直接貼近物質來觀看,它可以看到數里外的遠方景色,亦可看見天空中幾萬光年遠的星光。眼睛是觀看與肉體有段距離之物體的感覺器官。

    耳朵是僅次於眼睛,是能夠感覺到距離美的器官,因為崇高度僅次於眼睛,所以耳朵的高度比眼睛低一點。耳朵也是隔著距離感受的器官,耳朵感覺到的快感亦稱為美感,音樂美的世界是耳朵感受到的快樂世界,但耳朵不似眼睛那樣,能夠感覺到很遠的地方。

     鼻子乃是位於中庸之處,居臉部最中央的位置,它只能感覺到更近距離的事物,湊近鼻子可以聞得到,距離遠一點亦可感受到,是個較自由的位置。鼻子以上的器官,是感受靈性之美的器官,鼻子以下的器官,則是感受肉體之美的器官。

     因為口部原本是低下卑微的感覺器官,所以在大庭廣眾之下,大聲咀嚼食物及嚼口香糖,被認為是很失禮的行為,進食時發出不雅的聲音即屬卑賤之相。從上到下排列,眼耳鼻舌身一級比一級低,若論及接吻此完全為皮膚與黏膜的接觸,因此是最表面也是最下位的感覺。眉目傳情屬上位的覺受。

    嘴唇以適當的厚度者為佳,厚唇者為人篤實敦厚,但是過厚者則屬野蠻人的唇相,嘴唇過薄者聰明機巧嘴快多話不能保密。意志堅強的人雙唇緊閉,嘴吧常開的人代表意志薄弱易受誘惑。若嘴唇色暗紅雙唇常開者貞操觀念薄弱。顏色暗紫者為孤獨相或代表病災。

    嘴唇相如新月般往上翹者代表心浮氣躁。向下彎宛若朝下的弓,是經常忍受痛苦的表情。由於嘴唇是發表言論的器官,若有想說的話硬是壓抑不講,嘴吧邊緣便會長出疙瘩。

    嘴唇與眼睛,都是同樣表現肉體性慾的器官,但眼睛位於上,屬於戀愛層次高的感情象徵,眼與眼互視享受戀愛的「感情」;唇與唇親吻享受戀愛的「情感」。兩者的境界截然不同,唇表現出肉體方面的作用,眼則表現出精神層面的作用。

    手相與面相,都會因人的心境而改變,現在顯現的手相及面相,只不過是那個人過去的心境所構成的軌跡,往後的命運則是由他自己,從今而後的心之狀態所決定,沒有必要為過去的軌跡而感到悲觀,也不要太在意方位或姓名的論斷。因為「人是神子、十方世界光明遍照」即是實相,所以不管哪個方向都是好方向,只是你必須瞭解真理,當你內心的「真理之光」點亮時,十方世界以及各方面都會變得光明。

    對於「宿命、宿業、命運」等,既定且束縛自己之物,你不可相信它的存在,因為命運是自己創造的,經由相信你便能創造自己的命運。重要的是你相信甚麼?若相信物質力量你會被物質力量束縛,若相信金錢力量也會被金錢束縛,相信藥物一旦沒有吃藥,身體就會受不了。如果真心相信神,就必須緊握住神的力量,只要與全知的睿智相牽,與全能的力量相繫即可,此時用你的信仰之心成為導線,就能讓你發揮出無限的睿智與能力。

     以上是我今天淺薄的心得分享,這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而已,其它更豐富更精采的內容,就請大家親自去深入研讀,這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好書,由衷讚嘆雅春大聖師,能成就這麼一本充滿智慧的佳作,嘉惠無量無邊的眾生。感謝大家的聆聽!謹此獻上深深的祝福!(110.7.2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angjk 的頭像
    changjk

    尋找生命的出口

    chang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