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方便契入真實

    大家晚安!很高興又能跟大家相聚了,感謝大家熱心的參與及捧場,今晚因有你們的加入而更加的溫馨。感謝你們!

   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~「從方便契入真實」。

    這句話也可說「從方便悟入(走向)真實」,它蘊含著甚麼意思呢?意思很深很廣喔!佛教裡有一句話說:先以利勾遷,後令入佛智。這就是「從方便走向真實、契入真實」的重要意涵。

    在《法華經》裡有一篇三車的比喻,文中描述眾生因迷惑於三界的火宅不願出離,世尊不得不先用利益的甜頭來吸引眾生,將眾生用方便法門誘導出來後,再將善巧的理論與實修的方法傳授給他們,這即是這篇經文的大略意思。生長之家也是循著這樣的方法引導信眾,用種種的體驗和解說來廣渡眾生,使眾生明白什麼是方便法什麼是真實法。

    因此從方便契入真實,是先用感官、意識、知識、及外在的甜美覺受,吸引你品嘗到學習的樂趣,等內在的善根福德及心智都成熟後,再跟你講述深奧真實的法義,幫助你離苦得樂破迷開悟,讓心靈獲得解脫來領悟生命的真諦,如此對生命的成長才會有所受用。

    谷口雅春大聖師曾說:來到生長之家的人,有人得到身體健康的利益,有人得到繁榮富裕的事業,有人得到疾病治好的喜悅,有人得到家庭調和美滿的快樂,但這些都只是外在的玩具,是引導眾生趣入真理的方便法而已,不可以貪愛或執取。

    得到這些好處,剛開始雖然覺得很高興,但不久之後就會知道,這些美好的東西終究會毀壞,而且臨命終時一樣也帶不走,這個並非真實的利益,也不是人生所追求的主要目標,那只是神用方便法讓我們看到真實、引領我們走入真實的妙用,當你能確實明白這個真理後,你的靈魂就會往上昇華,幫助大家提升靈性的功德,才是進到生長之家的真實利益。

     什麼是真實利益呢?即是:明白生命是神是佛、是不生不滅的存在;並且了知無常無我、緣起性空的實相才是真實的我。尊師曾說:生長之家的出現,並不是以現世利益為目的而推動的宗教,宗教雖然能給予諸多的現世利益,但實在說給予更殊勝的真實教義,才是真正能幫助眾生的好宗教。多數的宗教會以方便法門接引信眾,然後從方便法引導眾生進入真實法,使其得到殊勝的功德利益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    認真說來所有的法,皆是引導眾生看到月亮的手指頭,我們要的是月亮不是手指頭!奈何眾生因愚昧無知,錯把手指頭當成月亮緊握不放窮追不捨,才會看不清楚真實的自性。《金剛經》裡如來常說: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又說: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;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;若心有住則為非住。又說: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。相只是心鏡中的影像而已,見到如來就是你已悟入實相,親見你內在的真如本性了。

    所謂「大道從簡」,真實的法義絕不會複雜難懂,它常是蘊藏在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之間,只要長時培養安穩清淨心,心清淨後就能洞悉世間的萬事萬物皆是假相、是心念的影子,真相明白了內在的攀緣與執著心自然變淡,平等心亦會慢慢顯露出來,只要擁有清淨平等心,覺性的顯現及實相的領悟,就是遲早的事了。

   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最初是以方便法來教導眾生,到了《法華經》時祂才說:我四十年來未說真實,所以《法華經》是成佛的經典,是真實法不是方便法。雅春大聖師說:生長之家的法理與《法華經》相同,都是以方便法契入真實法。

    尊師有個方便法的比喻:如孩子問媽媽:我從哪兒來?媽媽回答:肚子裡!孩子又問:肚子的哪裏?媽媽說:肚臍這邊。這叫方便法,因為孩子還小,真實的真理說了他也無法領會,等他長大了自然會明白真實的真理是甚麼!這叫契機契理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 ※   

     修行的方法非常多樣,佛用八萬四千個法門,來接引根性不同的眾生。如果將它濃縮起來可分為三大類別:

    第ㄧ、感應的法門:剛開始修習聞法,總是希望神佛菩薩守護加持,讓我們在生活上能得到一些好處,譬如做「神想觀」或「祈禱」時,會誠心祈求神引導守護,讓我們獲得靈感與神感應道交,或祈求佛菩薩加持期盼能度過難關。很多人因為生活上遇到苦難,得不到解決的方法才想求神拜佛,懇請慈悲的佛菩薩保佑。所謂:眾生有感,佛菩薩有應。諸佛菩薩皆是慈悲的化身,當然會隨順眾生的需求給於應變的妙方,這即是「感應的法門」。

    第二:方便的法門:如持咒念佛、誦經拜懺、禮佛朝山、聽經聞法、參加法會、安光明燈、超度先祖…等等,藉由這樣的付出功德,讓自己的心得到慰籍獲得安寧,這些在現世即可感受到的利益,統稱之為「方便法門」。

     第三:真實的法門:也可稱為究竟法門。即是開導眾生宣說中道實相、無念無住、無相無我的空性真理,闡明眾生皆有佛性本是一體,只要當下頓悟即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,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,修行是為了求解脫、了生死、出三界,獲得實相圓滿的佛果。這個叫做「真實的法門」。

     有許多法門從表面上看來是方便法,其實深一層探究卻是真實法。如淨土宗的念佛法門,從持名念佛到實相念佛,乃至契入念佛三昧。如生長之家的修行法,將真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上,來驗證生命實相的真實義。這都可稱之為~既是方便法亦是真實法。

    其次修行的心態也很重要,心量寬廣悟性高的人,既使修的是方便法也會成為真實法;如果心量狹隘錙銖必較,既使修的是真實法也會轉成方便法。心地光明無邪念的人,雖然修的是方便法也會成為真實法。若是心中充滿邪思貪念,所修的無論什麼法,都會變成方便法。

   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現世的利益,是外在感官的覺受當然就是方便法;若能真實澈悟內在的神性佛性,明白所有森羅萬象的境界,都是心念的投影都是虛幻不實,只要心不著相,真如本性即刻顯露光明,心已超越一切物質境界,這一念心就是真正的淨土。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是圓明清淨、是菩提也是涅槃,這就是已悟入「真實法門」了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    馬鳴菩薩在《大乘起信論》中有段話,道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,他說:一念不覺起無明,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。甚麼是一念?就是自性、實相、本來的我。為何有不覺出現?不為什麼~法爾如是一時頓現。這個念用我們的意識心無法覺知,因為一秒鐘就有1280兆個念,我們怎能覺察到呢!

    當自性受到「緣」(波動現象)的影響,就會動念而現出心,心如明鏡能照見萬法,首先現出的就是三細相:業相(能量)、轉相(信息)、境界相(物質)。然後會因境緣的關係再生出六個粗相,也就是內在的六根~眼耳鼻舌身意,接觸外緣的六塵~色聲香味觸法,產生出六種覺識而展現宇宙的森羅萬象。因之宇宙的出現,並非如科學家所說是由大爆炸才現形。

    《甘露之法雨》中也有相似的敘述,在「神、靈」的章節裡如此說:創造之神是超越五感,也超越六感,聖至上無限,貫通宇宙之心,貫通宇宙之生命,貫通宇宙之法則。

     神創造出一切萬物時,不用粘土,不用木材,不用槌子,不用鑿子,也不用任何工具及材料,只用心來創造。心是一切的創造主,心是充滿宇宙的實質,心才是「全能」的神而遍在一切。

     萬物就是神的心,萬物就是神的語言,一切都是靈,一切都是心,沒有一個是由物質形成的東西。物質只是心的影子,看到影子就認為是看到實在就是迷妄。

    用感覺能看到的東西,都是心的影子,不是第一義的實在。他們都是由於錯誤的信念,而在流轉的迷妄之影子。

    三界的諸靈,三界的諸生命,若能觀此真理,覺悟此真理,而摧毀將成為一切苦患之根源的顛倒妄想,則天界的諸神將一起使真理的合唱像雨一般飄下,現世的生命將一起瞻仰光輝,惑障全部消滅,這世界必將就這樣顯出光明世界。

    這些真理讓我們領悟,世界是怎麼出現的,甚麼是方便法什麼是真實法,我們應該如何契入真理實相,就看你是不是已用心如鏡了。只要真理貫徹通達,心不隨影子起舞流轉,當下即能從方便走入真實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   接下來分享蘇東坡輪迴轉生的故事,這個故事讓我深思好久也得到很深的啟示,請大家能細心體會它的內涵。

     蘇東坡的前身是一位修行境界很高的禪師,叫「戒禪師」,雖然對佛法修行的悟性甚高,但妄想煩惱的習氣未斷,故仍脫離不了生死輪迴的漩渦,憑著他往昔在佛門的修持功夫,往生後投胎成了大文豪蘇東坡。

    據傳他在五祖寺當禪師時,有一天跟師兄到外地弘法,回來的路上撿到一個棄嬰,他們將嬰兒抱回寺裡扶養,經過十六年後,這個棄嬰長成亭亭玉立文靜優雅的小姑娘,禪師竟然動了凡心與小姑娘有了情慾關係,這是犯了佛們的戒律重罪,禪師自知身犯佛門的淫慾大罪,因此慚愧地自了往生。

    有一天師兄經過菜市場,看到雞販的雞群中,有一隻雞是投胎到畜生道的師弟,他買下這隻雞帶回家後,把雞的兩腿剁下又把雙眼挖出來,再將血淋淋的雞掛在大殿的樑柱上,這隻雞滴血不止痛苦不勘,眾人均指責這個方丈太殘暴,暗中偷吃雞也就罷了,竟然沒有絲毫慈悲心,把雞虐待成這等模樣讓牠如此受罪。他們無法了解這是師兄的善舉,只為了幫犯重罪的師弟,能藉此痛苦來消業障,讓他能夠重罪輕報脫離畜生道,若不是師兄的悲憫心幫助牠,這隻雞哪能下生在人道呢!

    可是師兄因做了這樣的事,必須承擔這個罪業,既然師弟已投生到人間去,他也要投胎來負責協助他,讓師弟今生能有所成就不能再走錯路,這個師兄即是蘇東坡的好友“佛印禪師”。

    蘇東坡因為前世當禪師時,對佛法有很深的造詣,所以能投胎到書香門第的佛教家庭,長大後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或許是上輩子造了那樣的罪業,使他既使當官詩詞書畫成就斐然,卻是命運乖舛際遇坎坷一生顛沛流離。

    在他四十九歲那年,因為「烏台詩案」冒犯皇室,被皇帝關在監獄一百天,出獄後又百般的凌虐他,然後將他貶到黃州。幾度遭貶雖能死裡逃生,但他的心靈已受到極大的震撼,於是開始思考生命的真諦,而皈依佛僧親近佛法。宋元宗七年他從黃州被貶至汝洲,於途經廬山時順道拜訪東林禪寺,與寺中禪師相談甚歡。

    他做了一首詩送給禪師,描寫他遊覽廬山的心境: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,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禪師看過後搖頭說:這首詩意境雖高詩詞也很優美,但著相仍深看不到法界(只緣身在此山中),還在門外沒有見性,禪師請蘇東坡繼續參究。

     蘇東坡想起自己今生不幸的遭遇,痛哭流涕與禪師相聚多日後他再寫出: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及至到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禪師看了詩後安心地跟他說:如是如是!你已契入開悟的境界,生與死已跟你無關,可以放心去海南島了。這首詩的意境就如: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。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。最後見山是山見水又是水。心境已回歸自性清淨的圓明。

    「未到千般恨不消,及至到來無一事」,是他心境很大的轉折,未體悟廬山的煙雨、浙江的淺塘潮之前,他的心還著相,心中萬般的委屈無法消失,重點是「及至到來無一事」,點明他的心已歸回自性清淨地,只要心不著相則外界本無一物!一切只是虛幻的假相而已,廬山的煙雨仍是廬山的煙雨,浙江的淺塘潮仍是浙江的淺塘潮,一切境界與我無關,他已悟入性相不二、性相一如之實相境地。

    後來蘇東坡又寫了一首詩,寄給東林禪寺的禪師: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淨身,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。

    最後這首詩的境界更高,把他已悟入佛境的自在,表達的淋漓盡致,廣長舌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,清淨身是空性即是佛身。溪聲和山色皆是空都是佛,「夜半八萬四千偈」也是佛的法音,他已如實徹悟一切都是性德顯現的真理,內在的真性自然湧現,靈光顯耀炯脫根塵,身心放下毫無罣礙,所以能平安的度過險峻的瓊州海峽,到充滿瘴癘之氣的海南島任職,還能在那邊悠然自得的生活了八年。多年前我去海南島旅遊時,曾去拜訪蘇東坡的故居,也吃了道地的東坡肉呢!

    古代的皇帝為了不願背負殺人的罪名,都把罪犯貶到邊境讓他自生自滅,而海南島在當時是邊疆中的極地,只要送去穩定是死路一條,絕對不可能活著回來。可是多年後的蘇東坡,居然能夠身體健康的平安歸來,使皇帝心生好奇,拍著他的肩膀問他:你能生還真是大奇蹟呀!你是怎麼辦到的?

    蘇東坡毫不隱瞞地說:一來我已悟入實相,把身心捨掉放下一切境緣,不執著虛幻的物質相,遠離顛倒妄想所以能安然無恙。二來我日日夜夜聞著海南島的沉香,心情放鬆隨緣隨喜悠遊自在。此後海南島的沉香,竟因此聲名大噪遠近馳名,在市場上賣到缺貨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  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,只要能將一切名聞利養、五慾六塵徹底放下,妄念不執必然顯真。如果看不破也放不下,身心都被塵勞垢習牢牢纏縛,哪能得到清淨自在物我相忘的心境?

     修行是由日常生活中起修,從斷「貪瞋癡」的煩惱開始,如果自己的貪愛心很重,就先斷除貪愛心;若瞋恚心較重就先斷瞋恚心,愚痴心重的人就先斷除愚癡。只要找出自己心行的缺失,要改變它就很容易。所有的罪業及不良習性,不論它的輕重厚薄,都會障礙我們的修行,更會深深地影響我們的法身慧命。

    當你能領悟我們的生命,是與無限的大生命連結在一起時,就能了解自己的生命是何等地尊貴。生長之家所闡述「人是神子,實相完全圓滿」,主要的是在講這個真理。若相信存在自己生命之外的東西,或有絲毫想從「生命」以外得到贊助或慰籍,這即是對自己的「生命力」,沒有產生完全的信賴。這不能稱為知道真理,也不能認定已了悟生命的實相。

    唯有醒覺自己是從神出來的神之子,生命本是圓滿無缺,則那種正念的映像就會馬上在外境顯現。能醒悟自性是如來、是神子,不是物質、不是肉體的真理時,你會變得很健康很幸福。若知道此真理對生命有無窮的受用,則內在那無限智慧、無限生命的自覺即會自在地顯露,讓你在生活上或工作上所需的精力,能源源不覺的湧現出來。

    當人類的意識達到神的境界時,即是已走入真實的境地,如此人類所愛的對象就不再那麼偏狹,只限於一樣事物或少數人,而是能愛護眾生護念共同的生命,並澈悟自他一體的珍貴。當你能無私地為共同的生命而傾心奉獻時,內心即會湧現無盡的感謝與喜悅。這就是你的心已契入「真實法」的領域了。

    以上是我今晚的淺薄分享,感謝大家的聆聽。晚安!(110.11.27

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ng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